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通信设备网>资讯列表>专家解读丨因地制宜建设数据中心 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

专家解读丨因地制宜建设数据中心 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

2024年07月26日 14:12:44 人气: 117 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
  数据中心是信息技术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数字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引擎。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970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有助于整合既有算力资源、优化未来算力布局、推动先进技术应用,多措并举降低数据中心能耗与碳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一、深刻认识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快速发展不仅支撑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通过优化调整布局、严格能效要求、节能降碳改造、资源集约利用及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大力推动数据中心节能降碳,不仅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将显著提升企业综合效益。《行动计划》从优化数据中心系统智能运行策略、应用先进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加大工业余热余冷余汽资源利用等角度出发,推动提升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与用能开支。与此同时,《行动计划》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建设热量回收系统,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能用于园区供热、城市供暖、设施农业等,通过能源梯级循环利用增加额外收益。
 
  二、准确把握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合理分配数据中心算力。《行动计划》要求完善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根据“东数西算”规划布局和各地区资源禀赋合理配置数据中心计算能力。明确优先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范围内布局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统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与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支持非实时算力设施向西部枢纽节点迁移。强化人工智能重大生产力布局,综合考虑数据中心新增用能用水需求和资源保障能力,推动形成集聚效应。因地制宜地分配算力不仅能够提升数据中心整体的运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还有助于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二)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改造。《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推进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和“老旧小散”数据中心整合改造。鼓励数据中心结合自身实际和现行标准要求,因地制宜制定节能降碳改造方案,推进设备布局、制冷架构、气流组织、外围护结构、供配电方式、单机柜功率密度及系统智能运行策略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减少冗余设备,淘汰落后低效设备,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节水、信息通信、制冷、照明等设备。
 
  (三)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行动计划》就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装备做出明确部署,指导数据中心因地制宜实施改造升级。对于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的数据中心项目,鼓励优先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鼓励探索绿电直供模式。对于临近工业企业的数据中心,鼓励对工业余冷、蒸汽等进行整合利用,减少运行成本。对于附近有较大用热需求的数据中心,支持企业自建热量回收系统,将服务器和设备产生的余热用于园区供热、城市供暖及农业领域或将余热与热电联产厂结合,实现能源多元化和循环利用,降低总体碳排放。
 
  三、多措并举形成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工作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行动计划》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求各地区充分认识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细化举措,根据数据中心能效水平实施差异化管理,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投入和技术升级。
 
  (二)加快谋划项目。《行动计划》要求省级节能主管部门依托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工作,全面摸排本地区数据中心能源消费情况和实际能效水平,形成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项目清单,制定改造计划、明确改造时限。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积极支持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际节能降碳效果。
 
  (三)严格监督管理。《行动计划》明确,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数据中心的节能监察力度,特别强调将节能审查制度执行情况和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纳入节能监察范围,对违规新建项目、节能降碳量造假等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持续打击利用数据中心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作者:李震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