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厅通信函〔2025〕3号)和《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沪通信管发〔2025〕1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我市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地,2月13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联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召开万兆光网试点工作政策宣贯会。全市16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领导、五大基础电信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绘万兆光网发展蓝图,打响试点建设“发令枪”。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斌参加会议并讲话。
政策解读:厘清方向,明晰路径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专家现场“划重点”,一起来看看吧~
01
发展阶段
千兆普及、万兆启航
02
试点意义
推动万兆光网的产业发展进程
解决产业落地的关键性的技术
形成有代表性的推广落地方案
03
试点内容
04
疑问解答
当前没有达到“万兆小区”、“万兆工厂”、“万兆园区”标准的 小区、工厂、园区,是否可以申请参与试点?
地级市(含直辖市下属区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哪些工作职责?
万兆园区场景中包含校园场景试点工作,由哪些单位负责申报和建设?
……
运营商发声:协同攻坚,共绘蓝图
上海电信、移动、联通、铁塔、东方有线五家基础运营企业依次汇报试点实施方案,明确“需求锚定-技术攻坚-生态聚合”递进路径。
战略聚焦:以探索云游戏、超高清视频、高质入算、工业AOI质检等场景需求为锚点,优先在重点战略区域布局。
破题路径:组建“前端+后端”、“设备商+运营商+集成商”等全链条联合工作组,攻关50G-PON组网、万兆光网与人工智能融合等关键技术。
生态承诺:联合芯片、模块等产业链伙伴深化协同创新,加速技术迭代与商用验证。
五家企业代表在发言中达成共识:将把试点作为产业生态“磨合器”,通过技术创新、标准建设、场景拓展,加速实现万兆光网“技术可行”向“商业可用”的关键跃迁。
区级行动:热词跃动显担当
16区信息化负责人以三个“关键词”亮出实干路线图:
1、精准盘摸:全域扫描园区、工厂光网现状,保证需求清单覆盖重点载体。
2、政企联动:建立街道、园区、运营商各方对接机制,破解场景落地各项问题。
3、靶向攻关:围绕工业制造、智慧校园等场景成立专项小组,定制“一点一策”实施方案。
高频词背后折射出各区“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网格化推进机制。
市级定调:战略升维,务实推进
会议指出,万兆光网试点是上海锻造全球数字竞争力的关键战役,需把握三个着力点:一是节点把控要“刚”。各区和各企业需进一步明确三个重要时间节点,2月锁定试点区域“三载体”(小区、工厂、园区),8月提交中期“硬核答卷”(技术突破+场景落地),12月输出“上海经验包”(标准+政策+案例),圆满完成试点任务;二是产业协同要“深”。运营商侧要联合设备商、芯片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重点技术攻关;各区要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定制差异化“万兆+垂直行业”解决方案;三是服务保障要“实”。运营企业要细化项目推进计划,建立区级对接专班,全力支撑试点落地;各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协调解决建设堵点,定期反馈进展成效;市通信管理局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强化进度督导与资源统筹。
最后,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戴斌做总结部署,他指出:
一、战略定位:扛起"万兆第一城"使命
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推进万兆光网升级发展,将围绕“一老一新”双轮驱动:
“老”要提质:推动千兆网络向万兆演进,强化对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场景的确定性服务能力。
“新”要突破:开展50G PON、FTTR等技术验证,探索云游戏、超高清视频、工业制造、智慧校园等新型应用范式。
二、实施路径:破解三大关键命题
1、目标攻坚:2025年建成不少于20个万兆小区、10个万兆工厂、5个万兆园区,打造“端到端”全光运力网络,力争在技术研发、产业协同等方面形成“上海方案”。
2、技术突围:组建运营商-设备商-行业龙头联合实验室,重点突破光通信芯片、高端光模块等“卡脖子”技术,不断强化产业链韧性。
3、安全筑基:同步构建网络
安全防护体系,探索量子加密通信等新技术在光网中的应用。
三、生态构建:凝聚协同发展合力
政府侧:将万兆光网纳入区域规划,在市政资源开放、跨行业共建共享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企业侧:优先聚焦重点产业区域(园区、工厂等)实现万兆能力覆盖,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
产业侧:依托“光耀申城”专委会,定期发布技术白皮书;鼓励设备厂商加快50G PON、800G光模块等产品研发,构建端到端产业生态。
他强调,上海信息通信业要秉持“解决问题不过夜,协同攻坚不推诿”的作风,以技术突破树标杆、场景创新验成效,将试点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示范工程,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开拓新空间。
结语:迈向万兆时代,上海再领跑
万兆光网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上海深化“双千兆”网络优势、夯实数字经济底座的重要举措。尽管面临技术融合、成本控制等挑战,但本次会议已凝聚共识、明确路径。未来,上海将以“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节奏,打造高效能万兆基座,为产业升级与民生服务提供关键支撑,以先行者姿态探索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