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通信设备网>资讯列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巴塞罗开幕:科技与创新交织的通信盛宴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巴塞罗开幕:科技与创新交织的通信盛宴

2025年03月06日 08:44:48 人气: 16096 来源: 智慧城市网整理
  当地时间3月3日,为期4天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今年大会主题是“汇聚·连接·创造”,重点关注5G演进和人工智能,探讨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等议题,同时关注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趋势。
 
  大会由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主办,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移动通信领域展会之一,引领全球通信行业新趋势。全球范围内主要移动设备制造企业、终端企业、运营企业、芯片企业、应用开发企业,以及数万名来自全球各地移动通信行业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展示并探讨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创新成果,携手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
 
  当前,5G技术的重点在于提升网络灵活性、可靠性和普及度,推动其真正成为高效、无处不在的通信基础设施。MWC 2025围绕“5G Inside”这一核心议题,探讨5G的进一步部署,包括更低时延、更高上行带宽、更智能的网络管理以及如何促进垂直行业应用落地,如工业物联网、智能交通、远程医疗等。
 
  5G-A不仅是网络性能的升级,更是通信技术与AI深度融合的里程碑。5G-A与AI融合正在实现从技术试验到产业革命的跨越。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表示:“5G-A和AI的碰撞,将引发新一波‘化学反应’。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叫‘移动AI时代’,网络将更加智能,不管是ToB还是ToC,都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呈现在大家眼前。”她透露,在MWC25上,大中华区参展企业有270家,从通信设备到智能终端,中国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强劲实力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AI与通信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新潮流,而随着DeepSeek搅动全球AI风云,强势扭转海外市场对中国AI技术的刻板认知,越来越多的中国大模型产品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本届MWC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华为、联想、小米、科大讯飞等在内的300多家中国企业精彩亮相,吸引到了多方关注。
 
  中国电信特别设置了“星辰・基础大模型”和“星辰・行业大模型”两大展区,展示其自主研发的覆盖语义、语音、视觉、多模态的“星辰大模型”产品矩阵,包含工业节能控制大模型、应急监测预警视觉大模型、汽车行业智能座舱大模型等多个行业大模型和行业智能体,以及星辰绘影、AI手机等基础大模型的前沿展项,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大模型创新体验。
 
  中国移动自研的九天基础大模型,涵盖语言、视觉、语音等多种类型大模型,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结合行业形成的九天·客服大模型,让用户拥有24小时在线的“专属管家”,而基于此推出的智能助理“灵犀”,可实现个性化伴随式服务、意图精准识别、多轮交互、拟人化功能,打造全新交互体验。此外,中国移动还展示了体系化人工智能技术、九天智慧网络孪生仿真平台等应用成果,全方位赋能政务、社会综治、医疗、文体等行业的数智化转型。
 
  中国联通则在本届MWC上正式推出首款自研AI文创终端,深度融合品牌IP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终端产品——“通通AI”智慧终端,标志着中国联通在“算网数智”战略布局中迈出里程碑式一步。该产品以中国联通吉祥物“通通”为原型设计,搭载中国联通自主研发的元景大模型(UniAI),集娱乐、早教、智能助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中兴通讯推出的数字星云3.0内置星云大模型,整合大模型训练、推理、应用开发全流程工具,帮助行业客户多快好省用AI,在南京滨江工厂通过星云工业大模型实现工艺文件生成提速10倍、质检人力成本降低70%,同时对外赋能,在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打造创新应用实现AI价值变现。
 
  华为通信大模型落地MWC,并发布了最新研发的AI-Centric Network(以AI为中心网络解决方案),旨在通过AI技术提升网络连接效率与智能化运维能力,应对智能终端普及带来的网络需求变化。该方案包含三部分:全域网络连接支持差异化业务保障,AI驱动的预测式运维系统,以及面向个人、企业和社会场景的智能协同能力。
 
  科技大会仍在继续,商机还在爆发。MWC 2025展示了未来科技的无限可能,也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热浪。
关键词: 移动通信,科技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