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通信设备网>资讯列表>安恒信息入选全国数智企业TOP10及多个图谱分类

安恒信息入选全国数智企业TOP10及多个图谱分类

2025年09月29日 08:31:38 人气: 12809 来源: 安恒信息
  9月26日,2025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西湖论剑·数字安全大会在杭州召开。活动现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向宏发布《全国数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以下简称《报告》),并推出全国首个数智产业动态化智能图谱(以下简称图谱)及《全国数智企业TOP10榜单》,旨在为数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引。安恒信息凭借在数字安全与数据要素领域的突出成果成功入选TOP10,并入选图谱五大类,《全国数智产业图谱(2024-2025年)》四大类,是榜单中少数同时覆盖多领域的数字安全企业,再次彰显其AI引领的数字安全和数据要素领军企业地位。
 

 
  张向宏教授解读数智产业 两大趋势相向而行,构建新产业生态
 
  “数智产业究竟是什么?” 张向宏教授从双维度给出清晰阐释。一方面可从资源、技术、产品、企业、生态全链条视角切入,另一方面可聚焦数据全生命周期各环节 —— 尤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资源的开发与转化:通过 AI 技术将数据资源转化为产品与服务,并推动其流通应用的产业形态,正是数智产业的核心范畴之一。
 

 
  在他看来,数智产业的本质是“人工智能数据化” 与 “数据人工智能化” 两大趋势相向而行。
 
  人工智能数据化:自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DeepSeek 实现算力平权与模型平权后,数据已成为决定人工智能“智商高低”与应用落地效果的唯一关键要素,人工智能围绕数据展开创新发展,成为行业不可逆的趋势。
 
  数据人工智能化:人工智能在数据采集、汇聚、加工、利用、流通、服务、安全治理等全环节的渗透愈发深入—— 正如行业所关注的“安全领域人工智能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AI技术的应用深度持续提升。
 

 
  张教授表示,两大趋势的深度融合与相互推动,最终构建起数智产业全新生态。
 
  同时,张教授在演讲中预判我国数智产业发展方向:数据采集汇聚将更广泛高效,数据开发利用将更智能深入,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开发领域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数据流通交易则将更安全普惠等,为产业发展指明清晰路径。
 
  安恒信息:入选TOP10 多领域入选数智产业图谱
 
  凭借全栈式数智服务能力,安恒信息入选全国数智企业TOP10,并在图谱中,覆盖五大类别:数据基础设施企业(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服务)、数据资源企业(数据治理服务)、数据安全企业(数据安全产品)、数据安全企业(服务)、人工智能企业(智能体)、人工智能企业(垂域大模型);在《全国数智产业图谱(2024-2025年)》中入选四大类别:人工智能企业(垂域大模型)、数据基础设施企业(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服务)、数据技术企业(数据计算平台)、数据安全企业(数据安全产品),成为行业标杆。
 

 
  长期以来,安恒信息深耕数据要素市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构建起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
 
  打造数据要素安全流通核心技术体系:构建AI原生可信数据空间——数由空间,以隐私计算为核心底座,融合大数据可信执行环境(BDTEE)、多方安全计算(MPC)、联邦学习等前沿技术,实现数据要素“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确保原始数据“可用不可见”,仅完成数据结果或价值的安全流转。
 
  安恒数盾3.0数据安全解决方案,以 CAPE 能力模型为核心,秉持 “全场景、全流程、全周期、全自研” 理念,将传统 CIA 安全要素升级为 “全、智、联” 新体系。同时以 AI 为驱动,部署数据防泄漏智能体、数据分类分级智能体、API 安全智能体,依托恒脑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动态高效防护、智能化分类分级,推动场景化全栈能力互联互通。
 

 
  参与国标构建,输出产业实践:安恒信息积极投身国家数据标准制定,参与编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架构》等6项国家标准及多份技术文件,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 “国标级” 技术依据;研发恒脑・安全垂域大模型并升级为安全智能体形态,成功应用于杭州亚运会、哈尔滨亚冬会等大型活动网络安保。
 
  未来,面向数智产业的广阔前景,安恒信息将继续加大数智产业创新研发投入,充分发挥在数字安全与数据要素领域的技术积累与责任担当,以更优质的产品、更完善的方案、更深度的实践,为全国数智产业建设筑牢安全屏障,持续贡献“安恒力量”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